离心泵无法启动或启动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 「详细解释」

离心泵无法启动或启动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
 

(1)电气故障


 在实际生产或在离心泵厂试验时,如遇到离心泵无法启动或启动困难时,首先应考虑电气方面的原因。在排除误操作的条件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启动连锁、控制输出故障、短路、断路、缺相、电压不足、电机故障等。在许多重要或先进的现代化的装置中,往往在设备系统中设置开机、停机连锁装置,目的是在某个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其他连锁设备会按预先设定的程序停车。
 
    在故障设备的故障还没完全排除的情况下,其他设备是无法正常开启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将故障设备的故障完全排除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将离心泵开启。离心泵使用现场有许多是通过中控系统自动或手动开启泵的,如果中控系统的输出端出现故障也会导致离心泵无法正常启动,这时应排除中控系统的输出端故障才能启动离心泵设备。有时电机会因为电路的短路、断路或缺相造成离心泵无法启动。如果短路,启动时电源频频跳闸保护;如果断路可能因为跳闸保护、熔断器保护等超载保护系统将电源切断;缺相有可能是因为某一相保护或控制箱的原因造成的。如果通电后离心泵及电机可以转动,但无法达到正常转速(启动),可能是因为电压不够或电网容量不够,这时需要等到电压稳定到可用值或电网容量足够。因为电网容量不足而无法启动离心泵,一般都是发生在功率较大的泵上。一般在最初设计上都会考虑这一点,如果还会发生可能是整个电网用电负荷太大、太集中或有其他大型设备正在启动,这时应了解清楚原因,合理避开高峰。
 

(2)启动方式不对


    一般情况下,对于小离心泵而言(配套功率不大于11KW)可以直接启动,但对于大离心泵(配套功率大于11KW)需降压启动。这样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考虑启动电流过大的问题。一般全压启动时启动电流是电机额定电流的4~7倍,通俗的理解是:如果电源容量有限,提供不了足够的电流,电机将会无法启动。如果设备能够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则可以直接启动,否则应该采用降压启动或软启动:
a)功率在11KW以下;
b)满足图片。
式中Ist——电机全压启动电流(A);
IN——电机额定电流(A);
Re——电源总容量(KV·A);
Pm——启动电机功率(KW)。
降压启动有:星三角启动、变频启动、定子串电阻或电抗器降压启动等几种常用方式。
 

(3)长期不开机部分零部件锈蚀或卡死


如果离心泵长时间不用,碳钢离心泵长时间不用容易生锈,在有相对运动处特别像口环处容易咬死,动静环密封面由于长时间不用,重新开车时锈蚀物被带入密封面。轴承润滑油有杂质,会造成润滑、运动不畅。碰到这种情况,应将离心泵拆下,清洗后重新安装一遍。
 

(4)高温离心泵或低温离心泵开车时预热或预冷不当


对某些高温或低温离心泵如果开车不当,也会造成无法开车。离心泵零部件的材料千差万别,不同的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不一,其膨胀系数也是不同的,同时也由于零部件位置的不同其温升或温降的顺序有先后之分。如果开车时,预热或预冷的时间过短,不同部件在短时间内温度相差太大,其变形量也会在短时间突现较大的差别,这样原本协调合理的零部件配合间隙,就会因为变小甚至没有以致咬合在一起。这样运动部件就会与静止部件成为一体,无法运转。排除设计间隙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缓慢升温或降温,这样使得不同部位的零部件的温度相同,热胀或冷缩量相同,保持原来的合理间隙。
 

(5)出口阀全开造成启动电流过大


出口阀全开启动对离心泵来说属于重载启动,从离心泵的性能曲线上看,离心泵在扬程最低、流量最大时功率最大。如果这种工况下开启离心泵会使电机的启动电流远大于关阀启动电流,在电网容量有限或大型泵机组启动时容易造成离心泵启动困难或无法启动。此时,应关阀启动或微开出口阀启动。
 

(6)输送介质的介质黏度太大


输送介质黏度较大的离心泵一般都有保温套或停车吹扫系统。这些辅助设施一是为了保障正常输送介质时保温,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停车时将高黏度介质清扫出泵和管路。这种高黏度介质如果在低温或常温情况下一般都会结晶成块状物或变得黏度更大的纤维状,如果在停车后没有及时采取保温吹扫措施,使得高黏度介质残留在泵体内,降温后这些介质会结晶成块状或纤维状物体,使得泵内转动件与静止件胶合在一起,下次再开车时就无法正常启动。像这种工况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停泵后对泵体及管路进行保温吹扫,保持泵及管路干净。
 

(7)吸入异物,转子部件被异物卡死


有时由于离心泵吸入口,缺乏对大宗异物的防吸入措施,使得一些较大异物进入泵体,而这类泵又不具有无堵塞性能时,会造成对离心泵的堵塞同时还会卡死转动部件。有时还会诱使泵内零部件脱落(如口环螺钉、口环等)进一步卡住转动部件。解决这一问题很简单,注意在泵的吸入口加上过滤网。
 

(8)离心泵的组成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泵壳和轴封装置。
 
离心泵结构图

1)叶轮
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以增加液体的静压能和动能(主要增加静压能),一般有6~12片后弯叶片,分为单吸和双吸两种吸液方式。
 
叶轮一般有开式、半闭式和闭式三种形式。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制造简单、清洗方便,适用于输送含有较大量悬浮物的物料,效率较低,输送的液体压力不高;半闭式叶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而在另一侧有盖板,适用于输送易沉淀或含有颗粒的物料,效率也较低;闭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有前后盖板,效率高,适用于输送不含杂质的清洁液体。一般的离心泵叶轮多为此类。
 
2)泵壳
泵壳作用是将叶轮封闭在一定的空间,以便由叶轮的作用吸入和压出液体。泵壳多做成蜗壳形,故又称蜗壳。由于流道截面积逐渐扩大,故从叶轮四周甩出的高速液体逐渐降低流速,使部分动能有效地转换为静压能。泵壳不仅汇集由叶轮甩出的液体,同时又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3)轴封装置
轴封装置作用是防止泵壳内液体沿轴漏出或外界空气漏入泵壳内。常用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填料一般用浸油或涂有石墨的石棉绳。机械密封主要是靠装在轴上的动环与固定在泵壳上的静环之间端面作相对运动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在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若在离心泵启动前没向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由于空气密度低,叶轮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小,叶轮中心区不足以形成吸入贮槽内液体的低压,因而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输送液体。这表明离心泵无自吸能力,此现象称为气缚。
 
为了使泵内充满液体,通常在吸入管底部安装一带滤网的底阀,该底阀为止逆阀,滤网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或妨碍泵的正常工作。
 

(9)离心泵充水或启动困难的排障方法


 
离心泵充水或启动困难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水泵灌不满水;
(2)水泵灌不进水;
(3)底阀漏水、底阀关不上;
(4)底阀被杂物卡住;
(5)水泵或吸水管漏气、真空泵抽不成真空 ;
(6)真空系统故障;
(7)真空泵补给水不足或真空泵抽气能力不足;
 
处理方法如下:
(1)检查底阀和吸水管是否漏水,水泵底部放空螺丝或阀门是否关闭;
(2)泵壳顶部或排气孔阀门是否打开;
(3)大量灌水,迫使底阀关上,如不见效果则底阀可能已坏,必须设法检修;
(4)检查阀片并设法清除杂物;
(5)检查吸水管及连接法兰本身是否漏水,拧紧填料压盖。检查水封冷却水管是否打开,水泵底部放水阀是否关紧。吸水井水位是否太低,吸水管是否漏气,进水管是否堵塞;
(6)检查所有阀门是否在正确位置,真空止回阀是否失灵;
(7)增加真空泵补给水,但进水量过大或压力过高也会影响真空效率。如进水无问题,检查真空泵本身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即修理。
 
 
 
以上文章部分内容引用:离心泵无法启动或启动负载大是什么原因-百度知道

上一篇:离心泵内装式机械密封典型七个泄漏通道分析及

下一篇:没有了